與迪安聊到同儕壓力這件事。
我告訴他,不要因為同儕壓力而被激著做些蠢事,也別因賭氣而做出違背心意的決定。
他一副「妳怎麼會有如此莫名奇妙想法」的表情看著我:
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。我不會去改變別人怎麼想,但我也不會被其他人的想法左右,因為我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與評論,所以也不會被那些東西動搖而去做蠢事。」
好樣的!
又聊到因為混血兒的身分,在歐洲當時認為冠狀病毒疫情起始於中國之時,曾有同校同學戲謔地對他喊道:「別過來!你這個中國人!不要傳染病毒給我!」
當然以前也數次遇過以他東方血統作為玩笑的不尊重言詞。
我眉頭一皺,「真是無知!你有沒有跟那些人說,要取笑你的話,至少要說你是台灣人,而不是中國人啊。」(爸爸表示:又畫錯重點!)
他揚起眉頭,「我沒有跟他們爭辯。頂多在他們喊著中國人別傳染給我時,經過時,假裝對他們咳嗽二聲。」
「刻意解釋就表示我很在意他們的種族歧視玩笑了。但我並不在乎啊,也沒有被傷害到。他們就是無聊而說說罷了。」迪安無所謂地輕笑著。
少女時代的我,遇上此類事件,總像刺蝟般敏感剛烈,絕對沒有那樣的自信包容及雲淡風清。
四個孩子都曾多次因為混血兒血統而有雷同的經歷,但全體不約而同地,都是一笑置之。
連當時六七歲的睿安都只訕笑著,「那些什麼都不懂的人,我才懶得理他,走開就好。要是越生氣他們越愛說呢,多講幾次沒意思他們就停了。」
同樣的事件可因為個性差異而有不同結局,或留下別樣陰影。所以我真心欣慰孩子們的中正平和與自信穩定,以讓自己最自在的方式去應對,不留下創傷疙瘩,或投射成悲壯的受害者。
不被人傷害,也不傷人。
這是個性剛直像爆炭般的我活到將近四十歲才慢慢學會的。
*這個對鏡凝望的片刻,有些臨水照花人的況味。也看得出迪安一貫安靜卻我行我素的性格。